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

时间:2024-08-02 08:51:12
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

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
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,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
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

教学内容:

解决问题

教材第42页内容

教法设计:

自主学习,探究,小组合作

教具准备:

小黑板等

学习目标:

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,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。

学习过程:

一、情景导入

板书课题:解决问题

二、出示目标:

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,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。

三、自学指导:

打开数学课本42页,看图,看文字并思考:

1、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?

2、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,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?

3、怎样列式解答呢?

4、为什么用除法?

5、解答正确吗?

(5分钟后进行检查自学效果)

四、先学

1.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,老师巡视。

2、检查自学情况

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,下面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。

检测环节:

出示主题图

提问:

(1)找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。

(要求声音响亮,其余学生认真听,发现错误举手更正。)

(2)2名学生板演,完成P42页“想一想”指名学生板演。

(3)2名同学板演43页练习九第1题

(要求:字体工整,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,下面的'学生坐姿端正。)

五、后教

1、请学生上台更正,并指出对错。

2、合作提升

讨论: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?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方法.

六、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?你们有什么收获?找学生说一说。

七、当堂训练

必做题:

1、÷ = ÷ =

表示把( )平均分成( )份, 表示( )里面有( )

每份是( )。 个( )。

2、 63÷7= 56÷8= 72÷9=

2、一根28米

长的绳子,每7米截成一段,可以分成几段?

3、一本书玲玲看了8天,共看了72页,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?

选做题:小明和8个同学去公园玩,买门票花了72元,一张门票多少元?

八、抽查清

完成课本P43页第4题。

九、作业布置

必做题:课本练习九第6、8、9题。

选做题:课本练习九第5、7题。

十、板书设计:

解决问题

56÷8=7(个)

口答:56元可以买7个地球仪。

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

教学内容:

解决问题

教材第42页内容

教法设计:自主学习,探究,小组合作

教具准备:小黑板等

学习目标:

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,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。

学习过程:

一、情景导入

板书课题:解决问题

二、出示目标:

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`意义,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。

三、自学指导:

打开数学课本42页,看图,看文字并思考:

1、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?

2、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,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?

3、怎样列式解答呢?

4、为什么用除法?

5、解答正确吗?

(5分钟后进行检查自学效果)

四、先学

1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,老师巡视。

2、检查自学情况

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,下面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。

检测环节:

出示主题图

提问:(1)找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。

(要求声音响亮,其余学生认真听,发现错误举手更正。)

(2)2名学生板演,完成P42页“想一想”指名学生板演。

(3)2名同学板演43页练习九第1题

(要求:字体工整,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,下面的学生坐姿端正。)

五、后教

1、请学生上台更正,并指出对错。

2、合作提升

讨论: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?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方法。

六、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?你们有什么收获?找学生说一说。

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

教学目标:

1、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。

2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,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。

3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教学重点:

查漏补缺,反馈出现的问题,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,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'能力。

教学难点:

培养学生的'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教学准备:

图片、题卡或课件等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谈话引入

1、谈话:数学源于生活,生活中处处有数学,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,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!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,能否举出例子来?

2、学生举例。

3、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?

【设计意图】:

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,激发学习兴趣。

二、展开学习

1、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。

(1)、请学生仔细观察图,了解到哪些信息?说给同桌听一听。

(2)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。

(3)、指名回答,教师板书算式。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。

2、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。

(1)、教师巡视

(2)、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。

【设计意图】:

通过让学生看图,进一步理解图意,正确写出除法算式,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 ……此处隐藏3053个字……擂台比赛,教师出示口算题目,学生快速说出答案。

教师随机提问: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出来的?通过提问揭示课题《表内除法》。

(二)动手操作,探究新知

1.引导观察,建立表象

问题1:观察情境图,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?

问题2: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计算出小旗的总数吗?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出来的?

生:7×8=56口诀:七八五十六。

问题3:这56面小旗,每列挂8面,可以挂几列?每行挂7面,可以挂几行?

动手操作,小组合作,教师巡视指导。

小组展示两种方法,教师作出评价。

2.动手操作,合作探究

问题1:你能列出除法算式么?

生:56÷8=;56÷7=()。

问题2:要用哪句口诀求商?

生:口诀七八五十六。

观察发现:仔细看黑板上的算式,你发现了什么?同桌互相说一说。

生:两道算式用同一句口诀。

师生共同总结算法: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口诀,利用乘法口诀求商。

多媒体出示儿歌:算除法,想乘法,口诀缺几商是几。请学生读一读。

(三)巩固练习

多媒体出示做一做中的题目,学生独立完成,然后交流如何计算的,集体讲解订正。

(四)课堂小结

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,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,教师给予点评和提升。

(五)布置作业

学生搜集身边见到的能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的一些日常实际问题,以待下节课分享交流。

板书设计

表内除法

7×8=56口诀:七八五十六。

56÷8=(7)(七)八五十六。

56÷7=(8)七(八)五十六。

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

教学目标:

1.通过观察、操作活动,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“平均分”,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“平均分”的概念,理解“平均分”的含义。

2.让学生经历“平均分”的过程,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“平均分”的含义,掌握“平均分”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。

3.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,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。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人平等的思想。

教学重点:

经历“平均分”的过程,感知“平均分”的`概念,掌握“平均分”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。

教学难点:

明确“平均分”的含义,初步形成“平均分”的表象,掌握“平均分”的方法。

教具、学具准备:

多媒体课件、6个圆片、18根小棒、10个小正方体等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情境导入,认识平均分

1.师: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?(春天)春天到了,柳树醒了,各种鲜花盛开,在这样的好天气里,光明小学二(1)班的同学准备去参观科技园。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。(课件出示主题图),你看了这幅图,你想说什么?

让学生自由说一说。

2.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,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?(课件出示分糖果要求),“把6块糖果分成3份,分一分”。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,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,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。

学生活动教师巡视。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。(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)

生①:1/5 生②:2/4生③:3/3

3.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(1)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?我们的分法和他们分法一样?(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糖果图)这三种分法,你喜欢哪种分法?为什么?

学生自由说,引发对“平均分”的关注。

4.师: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,叫做平均分。(板书课题)

5.完成“做一做”第1题。哪些分法是平均分?在括号里画“√”。

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,汇报时要求学生要说清楚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。

6.练习:“做一做”第2题。一共有( )片枫叶,每( )片一份,平均分成了( )份。

师:一共有几片枫叶?你是怎么知道的?(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,可能3个3个地数,也可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得到结果。)是平均分吗?每几个一份?平均分成了几份?(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屏幕说,弄清楚“平均分”“每份”“几份”的概念。)

二、自主探索,辨析平均分

1.谈话引出例2。

师:我们刚刚帮助二(1)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,每份分得了2块。他们还准备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,每份能分到几个呢?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?

用小棒代表橘子,小组讨论,分一分。

(1)讨论分配方案。突出分橘子时“应该每份同样多”。

(2)学生动手实践,分一分。(老师巡视参与活动)

(3)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。

(4)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。强调三种分法不同,但结果是一样的。

2.巩固“平均分”的方法。

(1)完成教材第9页的“做一做”。

①读题、明确题意,指名学生说说“平均分成2份”是什么意思?(把10盒酸奶分成份,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)

②操作: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,动手分一分。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,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。

③同桌互相交流,边操作边口头表述:把10盒酸奶平均分,分成2份,每份有5盒酸奶。

④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酸奶的方法。

⑤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。

(2)同学们分得真好,你们能像这样,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?教师先说一个例子,然后指定学生说。(如: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,每份有3个;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,每份有2颗)

三、运用拓展,理解平均分

1.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。

(1)学生独立完成。

(2)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。(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?)

(3)全班汇报交流,重点甄别第2和第3种分法,同样是“平均分”,为什么第3种分法不对,引导学生区分“每份”“几份”的概念。(第1种分法,突出是4份,但没有平均分;第3题是平均分,但只是分给2个小朋友——份数、每份没分清)。

2.练习二第2题。

(1)明确题目要求。

(2)独立画在书上,集体订正。

(3)课件演示验证。

3.练习二第3题。

(1)学生自己读题,自己动手分一分,填一填。

(2)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。

(3)课件演示验证。

4.联系生活实际: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。

四、归纳总结,回味平均分

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,平均分时要注意什么?

《《表内除法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